去年,水产企业亏惨了。
近期,多家从事水产养殖、加工、贸易等业务的上市企业陆续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。
餐饮供应链指南梳理十余家水产企业的年报后发现,去年,水产企业普遍业绩承压。有人净利润下滑,还有人甚至亏损过亿。艰难的形势之下,不少企业开始谋求新出路,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2024年,水产相关企业亏惨了!2024年,不少水产上市企业,都面临净利润下滑或亏损的困境。
有“中国淡水鱼第一股”之称的大湖股份(600257.SH),交出了一份营利双降的成绩单。2024年,该公司的净利润暴跌843.18%,亏损达7695.10万元,对比2023年亏损815.87万元,亏损额继续扩大。
以扇贝、海参、海螺为主要产品的獐子岛(002069.SZ),营收小幅下降至15.83亿,但净利润下降355.15%,净亏损2191.26万元。而2021-2023年,其净利润合计还不到2000万元,相当于3年攒下的净利润归零。
从事冷冻罗非鱼食品、水产饲料的生产和销售的百洋股份(002696.SZ),连亏2年。去年,百洋股份的核心业务水产品加工的营收大增57.84%,但公司依然亏损1525.42万元,同比2023年减亏44.72%。
△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此外,多家水产相关企业的亏损都超过亿元。
比如,从事远洋捕捞的中水渔业(000798.SZ),连续第2年亏损破亿元。财报数据显示,去年,该企业的营收增速达到22.05%,但盈利能力不够理想,相比上年同期减亏了1407 万元,全年录得亏损1.04亿元。
养殖海参、海带等水产品的东方海洋(002086.SZ),去年亏损1.90亿元。养殖业务的盈利表现不如人意。年报显示,去年其海水养殖业务的毛利率小幅回升后,仍为负数,从2023年的-83.86%回升至-83.38%,该业务的营收也同比下降15.50%至7444.41万元。
以水产食品为主业的国联水产(300094.SZ)发布的年报称,2024年国联水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7.42亿元。其上年同期亏损5.32亿元,继续延续亏损态势。
从事三文鱼养殖、加工、销售的佳沃食品(300268.SZ),更是连亏6年。2024年的亏损高达9.24亿元。2022-2024年,佳沃食品3年累计亏损超31亿元。连年亏损下,佳沃食品也在考虑瘦身,近期发布公告称将剥离亏损严重的三文鱼业务主体佳沃臻诚,拟出售给佳沃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佳沃品鲜。
△图片来源:佳沃食品公告
据天健兴业出具的《评估报告》,佳沃臻诚100%股权评估值仅为-5475.16万元。基于该评估值,对于佳沃臻诚100%股权,交易双方确定的交易对价仅为1元人民币,这样的低价甩卖也实属罕见。
总体来看,2024年,除好当家(600467.SH)、开创国际(600097.SH)、盖世食品(836826.BJ)、天马科技(603668.SH)等部分企业实现盈利外,不少水产企业的日子,都不太好过。
消费低迷时期,降价也卖不动水产企业们为什么都赚不到钱了?
一方面,整个消费环境低迷,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也在走高,很多产品难以卖上好价,水产品自然也不例外。价格的下滑,进而又拖累了水产板块的利润。
△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大湖股份方面就透露,去年消费者的消费力下降,市场供应量增加,水产品价格同期对比下降2.61%,影响公司水产分部利润下降。
消费环境的不明朗,影响的不只是大湖股份的水产品业务。据大湖股份透露,去年商务宴请、聚会等白酒消费场景减少,影响白酒分部利润下降。去年,该公司的白酒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7.08%至1.04亿元。
面临类似困境的企业还有不少。
其中,好当家的鲜海参,年平均对外销售价格125.16 元/公斤,比2023年同期降低了4.50%;国联水产透露,2024年,由于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销售价格持续处于低位,以及终端市场销售缓慢等,公司对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。
△图片来源:獐子岛公告
獐子岛则坦言,受国内消费终端有效需求偏弱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,公司部分产品销量和价格较同期下降。
从其披露的数据也能看出,去年,獐子岛的水产养殖业务总销售量为4159.13万公斤,同比增长18.28%;水产加工业务销售量1685.22万公斤,同比增长2.99%。销量增加,但是水产养殖业、水产加工业的营收却分别同比下降了3.97%、8.03%。也就是说,其产品的卖价在走低。
另一方面,水产品市场也受到了其它肉类产品的冲击。比如,牛羊肉。2024年,牛羊肉价格低位运行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数据显示,2024年牛肉、羊肉的跌幅分别达11.6%、6.1%。
反观水产品,虽然很多水产企业降低了产品的价格,但消费端感受到降幅并不明显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数据也显示,2024年水产品的价格涨幅约1%。在此背景下,消费者也可能会转而购买牛羊肉,减少对水产品的需求。
△2024年3月-2024年12月牛肉批发价;图片来源:农业农村部官网
另外,在餐饮端,一些餐厅看到牛羊肉食材成本降低,也纷纷调整了菜单结构,增加牛羊肉类产品,这在无形中也会影响水产品在B端餐饮渠道的应用。
佳沃食品方面就表示,近两年,三文鱼的价格维持在高位。但三文鱼的替代蛋白如牛肉、猪肉相对低价,这会影响到三文鱼的消费需求。
水产企业谋变,纷纷盯向了海外虽然,消费环境依旧不明朗,但在梳理十多家水产相关企业年报后,可以看到,如今不少水产企业已经开始探索新的出路,并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比如,在海外市场的布局。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,对虾、罗非鱼、金枪鱼、藻类、淡水小龙虾等多种水产品的出口量、出口额都呈现增长态势。而这也让产业链相关的企业看到了机会。
△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以盖世食品为例。去年,该公司加大东南亚市场布局,先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GAISHI(SINGAPORE)HOLDING PTE.LTD,后又与其他企业在泰国合资设立了控股孙公司,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。
百洋股份去年的国外营收同比增加了53.43%。公司方面也表示,去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罗非鱼出口量创下历史新高。另外,其控股的多家子公司的业绩大幅增长,也受益于海外业务。
好当家去年向日本、韩国、欧美等多个国家销售水产预制菜,国际营收同比增加了4.43 %,国际市场的毛利率较2023年增加3.09个百分点。
还有一批以外销为主的水产企业,国际营收占比持续增长。比如,佳沃食品的国际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85.78% 提升至了2024年的91.03%;开创国际2024年的境外销售收入达 12.66亿元,境外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53%微涨至55%……
结语水产就是靠天吃饭的行业,极易受气候、病害的影响,整个水产养殖、加工过程中的投入也不低。
如今再叠加消费的低迷、行业竞争的加剧,未来水产企业的利润可能还会被摊薄,要解决的难题依然不少。如何强化自身竞争力?能否找到新的增长曲线?水产行业的挑战,可能才刚刚开始。